东莞未限购前,每成交两套房,就有一套被深圳人买走。
过去十余年,莞深两座城市不断融合、联通,东莞临深与深圳已经形成初步的交通同城化、产业同城化、生活同城化。
百度地图迁徙数据热点图显示,五一黄金周东莞44.12%的迁入人口,约7.5万人来源于深圳。而东莞这个人口迁入数据,深圳常年处于30%以上。
6月以来,广东划定深圳4万亿级都市圈的消息不断刷屏,特别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加持下,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这个节点上,深圳扩容似乎已经成为众望所归。
01
深圳扩容,黄江受益匪浅!
毫无疑问,与深圳紧密连接的临深区域将受益于深圳扩容,黄江将受益匪浅。
黄江高速出口附近航拍图
首先,从区位来看,黄江到福田市民中心广场与龙岗中心城距离相仿,比坪山、大鹏等地要近很多;黄江与光明、龙华中心是咫尺之隔,有G94、龙大、南光及从莞深四条高速连接,通勤时间仅十余分钟。
黄江地铁站点规划定位
其次,黄江坐拥东莞地铁1号线、4号线以及15号线3条地铁线路,其中1号线直接与深圳6号线联通,1号线支线穿越塘厦深圳22号线联通。黄江交通将在坐拥莞深高速基础上全面接轨深圳。
东莞地铁1号线在黄江对接深圳地铁6号线
另外,黄江定位为莞深融城桥头堡,近几年吸引了过百家重量级深圳企业迁入,更落地了人工智能小镇、国际创新生态城、灵狮小镇等重量级项目,已经为产业同城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人工智能小镇效果图
黄江已经具备深圳扩容利好消化的几乎所有硬性条件。
02
光明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黄江=世界级科学城
面向珠江,黄江左手是光明,右手是松山湖,三地构成的金三角区域将成为未来深圳都市圈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示意图
不久前,光明科学城被国家批文承认,继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合肥后,坐实第四个国家科学中心的位置。
科学城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高新科技园,而是以科研机构为核心的源头的创新基地。
光明科学城效果图
光明科学城规划面积约99平方公里,空间规划布局为“一心两区、绿环萦绕”:一心即光明科学城中心区,两区分别为装置集聚区和产业转化区。其中,装置集聚区将重点布局大科学装置集群、科教融合集群、科技创新集群“三大集群”,集中建设大科学装置、研究院所、高等院校等。
散裂中子源
另外,众所周知,目前在整个华南地区能称得上大科学装置的,只有东莞松山湖的散裂中子源大科学装置,松山湖科学城正在蓬勃发展,力争通过数年建设将其打造成大湾区战略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载体和示范区域。
2020年3月11日,松山湖科学城至光明科学城通道(东莞段)首期工程正式开工,两大科学城将实现互联互通,联手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高地与高端研发策源地,推动大湾区科技创新成果顺利实现产业化。
松山湖科学城与光明科学城的通道示意图
东莞松山湖和深圳光明,即将面临的是与过往数十年发展完全不同的产业和人口的集聚。这个以科技创新为主要活动特点的区域,有大型的科学装置,大型的研发机构、创新平台,以及来自全球各地的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和创业者。
作为光明与松山湖相邻的黄江,近年来高新技术企业迅速增加,智能制造全生态链加快推进,多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先后创建,灵狮小镇和人工智能小镇加速落地。
黄江2019年全镇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过2.5%,高技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占比分别达到62.94%和43.74%,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已具备良好的高新产业基础。
产业基础扎实,与两地交通全面接轨,房价仅为光明和松山湖的一半,黄江将成为光明和松山湖科学城的同行者,不仅可为科学成果提供转化基地,还可为众多科学人才提供生活家园,共同打造世界级科学城。
03
城在林中 林里有城——黄江
高品质的生态环境有利于缓解科学家们科研的压力,黄江的无敌山湖资源恰如其分。
黄江全镇总面积达98平方公里,山水面积就占到2/3,山体连绵的自然地理风貌,塑造了黄江多片区、多走廊的森林城市格局。
近年来黄江镇依托良好的生态自然基底,将山体和水系串联起来,使绿化与城市相互融合,形成“蓝绿相间”的生态网络结构,形成全镇城市品质建设蓝图,黄江已经逐渐成为城市特色鲜明的生态新城,水韵黄江,森林慢城的口碑更是越传越远。
黄江中心区统建楼4栋花园小区 黄江第二小学、江海城综合市场500米
黄江镇中心区 4栋花园小区,现楼发售,共355户,配套完善出行方便。
两房两厅:68㎡-80㎡
三房两厅:85㎡-110㎡
均价:5880、首5:分期3年
项目配套:虎岗高速黄江出口1公里处,西环路之上,距离R1地铁黄江北500米,黄江镇大家乐广场300米、黄江汽车客运站500米、黄江第二小学600米、嘉荣购物广场,江海城综合市场、黄江广场,黄江人民公园800米。
咨询电话:135-3409-3532 (微信同号)本文整理信息网!